2023年公务员国考落幕 行测多道题目聚焦二十大报告

【无忧购】

  多位考生向记者反馈称,行测题目整体难度不算太大。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月8日,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记者从多位考生处了解到,今年行测科目不少题目与“二十大”相关,此外多位考生向记者反馈称,行测题目整体难度不算太大。

  据悉,今年考试延续去年分级分类特点,行测、申论均按照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级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三类分别命制试题。中公教育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认为,总体来看,试题考点常规,各部分的题量分布与往年保持一致,在考查要素上更侧重政治素养的考查。

  考试结束后,有考生向记者表示:“资料分析题比较简单,言语理解有点难读下去,在这部分耗费了挺多时间。”另一位考生表示“复习不够充分,题量有点大,有些题目没答完,下次再考的话会调整答题顺序和策略。”

  上述负责人分析称,从题目背景来看,侧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政治素养是考试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在常识判断部分,多道题目聚焦二十大报告,考查了中国式现代化、二〇三五年发展总体目标、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十年成就、共同富裕等主题。同时,多个题型的题目背景紧密结合当下热点话题,考试试题选材更加贴近时代主题。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市地级、行政执法类的法律类题目有所增加。据悉,行政执法类作为去年开始新出现的职位类别,在国考招考中人数占比最多,今年招聘人数占80%以上。而在行政执法类常识判断部分中,法律考查最多,去年考查7道,今年进一步增加到8题。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8道题目侧重于民生热点话题,噪声污染、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热点话题都出现在考试中。同时,考查范围扩大,除了2022年修订的法律外,还考查了2020年、2021年新修订新制定的法律,这也提醒广大考生在备考中要关注更长时间内的新法。

  在脱贫攻坚完成后,乡村振兴是接下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上述负责人指出,2022年度考试中出现的《乡村振兴促进法》再次出现在今年考试中,也体现了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视。“通过本次及历年法律考题可以看出,考生需要着重提升的是法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新时代社会生活关注度。”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贾宁

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